骨伤一科( 脊柱微创科)
科室介绍
专家团队
科室特色
科室动态
科室图库
科室环境
团队建设
医疗设备
科室荣誉
健康科普
位置:首页 >  科室设置 >  外科学部 >  骨伤一科( 脊柱微创科) >  健康科普
风湿“痹”入,拿什么拯救你——颈椎
来源:撰稿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17年08月12日  浏览: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长期伏案工作、使用电脑、手机的“低头族”越来越多,不注意颈椎保健,导致目前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升高。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由于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所以极易发生退变。日常生活中出现颈部后方疼痛的症状,则应警惕颈椎病的发生,若不在早期加以控制,会形成慢性疼痛,容易反复发作,留下“病根”,严重者可以引发一系列可怕的并发症,威胁人体健康。

日前张先生伏案工作一天后,下班回家刚好外面下起了小雨,遂冒雨走回家,衣服、头发微微浸湿,稍有出汗,并未在意。哪知,第二天早上起床,感觉脖子僵硬酸痛,转动有牵拉背部筋的疼痛感,肩背部疼痛,肢体困重,只好到医院来看病。张先生这是因“感受风寒湿邪”而致的“风湿痹阻型”项痹病。可相当于现代医学颈椎病。

祖国医学中无颈椎病病名,根据其症状表现,可归属于“项痹病”范畴。痹证早起,多以感受外邪,实证居多,分为风寒湿与风湿热两种,《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可见风寒湿邪乃颈椎病常见的致病因素,风邪:具有其性开泄、善动不居的特点。风邪侵犯人体多从皮毛而入,常为寒湿燥火(热)等邪的先导,风邪最易兼他邪合而伤人。居住潮湿、中风冒雨、贪凉露宿,或是劳累过度等,均可致外邪内侵,寒湿停滞肌肤筋脉,阻碍营卫气血运行,血受寒则凝,凝滞阻塞而不通而出现疼痛;寒性收引,侵犯经络,引起筋脉收缩挛急,气血不通,可表现为关节挛急疼痛,活动屈伸不利等症状。湿性重着,易使人体产生重着、沉重的特点。,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中脊柱力学平衡失调,脊柱自身的力学特性及脊柱非生理范围活动,造成脊椎错位,是引起颈椎病的重要原因。主要临床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从少年至老年,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先天性、炎性,尤其外伤直接引起者,青少年发病率高,外伤、炎症久之导致椎间盘变性,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继而出现临床症状者多见于青、中、老年人。因此不要给胡乱给自己扣上“颈椎病”的帽子 ,很多人只要是脖子疼或是头晕,就说自己是患了颈椎病,要明确病情,建议找先专科医生进行诊查。临床上相当一部分的“假颈椎病”患者,有的人的症状是由肩周炎引起的,还有的是由于颈肋综合征、颈椎横突肥大症、颈肩综合征、颈椎小关节错位、以及内科疾病高血压、美尼尔氏综合征等等引起的。

二、未病先防:处乎其安不忘其危,居安思危保平安

1、改变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伏案、低头工作,不要趴桌子上睡觉,避免颈椎长时间维持在一个姿势,工作期间间断适当休息,活动颈椎,多抬头,左右旋转颈椎。

2、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游泳就是比较好的运动方式,在工作之余,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增强韧度,从而有利于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及颈段脊柱的稳定性。还可以选择练习太极拳的技术要领之一的“虚领顶劲”:首先,找到百会穴,将百会保持在最高位,在百会穴引领下头向上顶,要有不断向上延伸的意识,下颌内收,颈部肌肉放松,除头颈向上外,身体其他部位全部自然下垂。另外当腰痛患者难以直立时,可卧位启用百会引领躯干直立。

3、科学合理选用枕头,“高枕颈椎忧”,高枕睡眠会使头颈部长时间处于屈曲状态。习惯仰卧的人,可选择以头颈部压下后与自己的拳头高度相等或略低为标准。对于习惯侧卧的人,枕头高度应与自己的一侧肩膀高度一致为宜。二是材质,“头宜清、脚宜温”,所以不主张使用产热的材质,如羽绒枕。海绵枕也会产热、产湿,这些材质的枕头建议用厚的棉制品来隔绝。

4、注意颈肩部的保暖,避免长时间吹空调或空调温度过低。

5、劳动或走路时避免突然甩头,防止闪、挫伤。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

6、早期彻底治疗颈肩部软组织劳损,避免其发展为颈椎病,可进行局部按摩,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大椎穴、等进行揉按、推掐。

、既病防变,辨证求本

颈椎病治疗分为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包括:自我治疗、药膳辅助疗法、中西药物、针灸、理疗,牵引、推拿按摩等方式,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也是治疗颈椎病较为有效的措施。(脊髓型颈椎病一般禁止重力按摩、牵引、复位治疗,易加重症状,甚至可导致截瘫,即使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也推荐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临床采用较多的治疗方式。初期实证的风寒湿和风湿热证,在上文中已提及,接下来将具体阐述,颈椎病后期,日久不愈所致的痰淤痹阻、气血、肝肾亏虚等证:

1、痰瘀痹阻证:多见于痰湿体质之人,因长期过食肥甘厚味或脾胃虚弱,气血津液运化无力,水湿停聚成痰而成,多因寒湿侵袭、饮食不节,喜食肥甘厚味、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久病、体形肥胖缺乏运动,在阴雨及湿重环境下易发病或病情加重,痰湿内生,阻滞经络,日久则化瘀,形成“痰瘀痹阻证”,颈肩部、上肢刺痛,麻痹或重着,痛处固定,或关节肿胀变形,伸屈不利,或肌肤紫暗,头晕目眩,头重如裹或兼有四肢麻木不仁,纳呆或肥胖等症状。中医治疗就当以祛湿化痰活血通络为主,中成药可选用益颈超微方、颈痛颗粒等。饮食上可选择一些能行气活血、健脾利湿化痰的食物如桃仁、当归、陈皮、扁豆、红豆、薏米;忌辛辣刺激、肥甘油腻之品。

2、肝肾虚痹证:常见于年老或形体弱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颈部酸痛时轻时重,肢体麻木,劳累后加重,可伴有头晕头痛、腰膝酸软或有畏寒肢冷,或兼有失眠多梦、耳鸣耳聋,或手足心发热、心烦口干等症状。表现为虚寒者属阳虚,虚热者多为阴虚,中医治疗就当以培补肝肾,通络止痛为主,中成药可选用补肾壮筋丸、益颈超微方等。饮食上可多吃一些血肉之品,以补益肝肾,如山药、山萸肉、黑豆、黑芝麻、枸杞子等。

3、气血亏虚:多见于久病或体弱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颈部酸痛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加重,肢体麻木,易疲劳,头晕目眩,乏力,面色偏白,失于红润,小便无力、便秘等症状。中医治疗就当以益气养血,和营通络为法,中成药可选用益颈超微方、颈复康颗粒等,饮食上可多补充补益气血的食物,如红枣、葡萄、龙眼肉、阿胶、当归等。

笔者希望通过此文,可以让更多的朋友能更好的认识颈椎病,也对其治疗和预防有所了解。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02927号-5   湘公安网备号43010402000231号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58号  24小时急救电话:0731-88866120
传真:0731-88854265  联系邮箱: zyyfy2016@163.com

公众号预约挂号

支付宝预约挂号

视频号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