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杨晓1,唐蔚2,蒋益兰2*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410208;2.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湖南 长沙,410006)
〔摘要〕“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医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故在中医养生及防治疾病理念中均可见“和”思想的体现。
〔关键词〕中医;传统文化;“和”思想;防治疾病
Embodiment of “He" ideology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ANG Xiao 1 , TANG Wei 2 , JIANG Yilan 2*
(1.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unan 410208, China; 2. Oncology Department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Hunan 410006, China)
〔Abstract〕The culture of "H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CM theory is rooted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refore, the concept of " He" is embodied in the TCM health care and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ey words〕TCM; traditional culture; “He" ideolog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和”表达了一种“和谐平衡”的哲学理念,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宇宙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规律,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对中医学防病治病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和”的本义指歌唱时的相互应合,后多引申为不同事物间相互和谐一致的状态[1]。“和”可用来表示最佳状态,在中医学中可用来形容天人之间、人体自身的整体状态、人体阴阳之气、营卫之气、各脏腑间、脉象等的理想状态[2]。在中医学养生防病、治疗疾病以及恙后调理中均可见“和”思想的运用。
1 养生防病之“和”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提出了传统养生方法的总原则,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其中,“法与阴阳”指遵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起居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和于术数”指要根据正确的方法调养生命。其具体方法概而言之就是要保持适中或和谐平衡的状态,不可太过,亦不可不及。
1.1 天人之“和”
《素问·宝命全形论》明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中医养生尤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要求时时注意自然环境如四时气候等的变化,适当加减衣物,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或根据时令变化调整进补策略等,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春夏顺应生长之气以养阳,秋冬顺从收藏之气以养阴。
1.2 形神之“和”
情志过极,会影响气血的运行而导致疾病的产生,所谓“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中国儒、道、佛家都提倡修身养性,节制欲望,从而达到人自身心灵之“和”[1]。《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要求人的喜怒哀乐等情志活动发作要有一定的节度,心态要平和,这样才能达到身心健康的状态。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日常注重精神调摄有利于保持脏腑经络气血和畅,从而达到“形神合一”,健康长寿。
1.3 劳逸之“和”
所谓“积劳成疾”,形劳、房劳、劳心过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的协调平衡状态,导致阴阳、气血等的失和,而产生疾病。而过于安逸,亦不可取,《素问·宣明五气论》:“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过于安逸易导致气血凝滞而变生疾病。总之,“凡有动作,不可过劳,过劳则损气;不可不动,不动则气血凝滞”。
1.4 饮食之“和”
“饮食有节”则要求饮食要有规律,寒温适中,不可过饥或过饱,避免五味偏嗜。因五味入五脏,长期偏嗜一味,易导致相应脏腑机能偏亢,而通过生克乘侮关系影响其他脏腑功能,最终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故中国传统饮食在食品烹饪上强调酸、苦、甘、辛、咸五味调和,或是有其深意的。
2 治病用药之“和”
中医治病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其要义在于调动自愈“本能”而使疾病向愈[3]。随着中医防治疾病理论的不断建立健全,已将“和”法与“汗”、“吐”、“下”、“温”、“清”、“消”、“补”法并称中医治病八法。治疗疾病多不会一味攻伐或一味进补,遣方用药多讲究寒温并用、攻补兼施、气血双调等,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或保持机体整体的协调平衡状态。另张景岳有言:“和方之剂,和其不和者也,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和之为义广矣。亦犹土兼四气,其余补泻温凉之用,无所不及,务在调平元气,不失中和之为贵也。”[4]。由此可见,“和”法其实为其他各种治疗方法的总括,涵盖范围最为广泛。
2.1 寒温并用
过用寒凉之品,易伤阳气,而过用温燥之品,则易损阴液。中医临床实践中,遣方用药多寒温并用,阴阳双调,以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如张仲景治疗“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予以黄连汤,方中既有寒凉之黄连清解胸中热邪,又有温热之干姜温中和胃,全方寒热同调,效果显著。
2.2 攻补兼施
一味攻邪,易使正气不支,过用滋补,则易使邪气壅滞。攻中有补,补中有攻的攻补兼施法,则可使邪气去而正气不伤。如黄龙汤中,将泻下药大黄、芒硝、厚朴、枳实,与当归、党参、大枣等益气养血药物同用,以泻热通便兼以扶助正气,治疗热结肠胃兼气虚不足证。
2.3 气血双调
“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而血可化气。临床治疗相关病证,多气血双补,或活血同时佐以行气,以气血双调,往往可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当归补血汤中,除了以当归为主药外,还重用黄芪,其意即在补气生血,用于治疗劳倦内伤、血虚发热之证。
2.4 调和营卫
《素问·痹论》曰:“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灵枢·营卫生会》曰:“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营卫本同源,可以相互转化,卫气行于脉外,起卫护作用,可固摄营气行于脉内。营卫失和则为病。《伤寒论》中“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其意即在调和营卫[5]。
2.5 和调脏腑
人体自身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五脏六腑之间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当某一脏腑发生病变时,要同时兼顾其他表里相关或有生克乘侮关系的脏腑,可以五味之偏性调整脏腑之偏颇,使各脏腑间保持协调平衡的状态。如四逆散可调和肝脾,左金丸可调和肝胃,交泰丸则可交通心肾等。
2.6 表里双解
疾病发生过程中,表里两证常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互相转化或兼夹出现的情况,如表里同病、表里出入等。常用方剂小青龙汤既可解表散寒,又可温肺化饮,用于治疗风寒束表,水饮内停之证。葛根芩连汤则可外解肌表之邪,内清肠胃之热,主治热利而表邪未解者。均是表里双解的代表方剂。
3 恙后调理之“和”
大病初愈阶段,机体多正气不足,体质亏虚,而“虚不胜补”,故疾病康复调理阶段,多不建议患者一味进补或长期用药,而常建议患者选择性味更为平和的食物来促进机体正气的恢复,或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取其“食补”之意。而食物的选择上,一般以清淡、营养均衡为宜,另外,可以根据患者病证及食物性味的不同,针对性地选择特定食物,如血虚患者,可适当多吃龙眼、红枣等,阴虚有热者可适当多吃梨子等。此外,同样要求病后康复期的患者做到顺应自然、形神共养、保持情绪的舒畅。
中医理论体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形成和发展,其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核心观念,尚“和”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文化传统。中医学在防病治病理论体系及临床实践中,很好地秉承了古代哲学的和合思想,且形成了自身特有的一套“和”理论,且将“和”思想应用于养生防病、治疗疾病以及恙后调理的各个阶段,体现了中医防治疾病的特色所在。
参考文献:
[1] 殷振瑾,闫远杰,张树峰. “和”文化在中医“治未病”理论中的应用[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1,28(4):400-401.
[2] 王志红,李笑宇,高磊. 《伤寒论》中的“和”的涵义[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36(2):33-36.
[3] 李艳艳,张翠英.《黄帝内经》“和”思想对原发性肝癌防治的意义[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2):305-308.
[4] 秦静静,陈丽云. 中医“和”思维与“和”方法探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1):129-131.
[5] 盛国光.“和”之为义及其在中医学中的体现[J]. 中医杂志,2006,47(6):410-411.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02927号-5 湘公安网备号43010402000231号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58号 24小时急救电话:0731-88866120 传真:0731-88854265 联系邮箱: zyyfy2016@163.com |
公众号预约挂号 支付宝预约挂号 视频号 订阅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