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目前现代医学对大部分肿瘤仍未找到很有效的防治方法。恩师在30余年的抗癌临床中认为正气内虚、毒瘀并存是肿瘤的基本病因病机。
1.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内经》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恩师认为,正气内虚,酿生癌毒,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是罹患肿瘤的主要病理基础。即《医学汇编》所谓“正气虚则为岩”。正虚为前提,邪气久踞,阻滞经脉气血,日久成结,久积成块,即为“藏痕积聚”。正如《杂病源流犀烛 积聚微瘕痃癖痞源流》所说:“壮盛之人,必无积聚。必其人正气不足,邪气留着.而后患此。”
此外,肿瘤一旦形成,便作为一种体内的邪毒与正气相争,不断耗伤气血,使正气更弱,气血津液耗损,脏腑失养,加重正虚。肿瘤在机体内能否控制,也决定于正气与邪气斗争的结果:正虚失于固摄,癌毒的扩散与转移趋势超过了正气的防护约束力,又使癌毒更易于扩散,疾病便会进展,最终导致癌毒的肆虐,使病情恶化而发生转移。因此正虚是肿瘤发病的基础,且贯穿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2.五脏六腑蓄毒不流,壅塞荣卫,发为肿瘤。恩师认为正气亏虚是恶性肿瘤的发病基础,癌毒内生则是恶性肿瘤的始动因素。正所谓“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毒的概念古已有之,《金匮要略心典》日:“毒者,邪气蕴结不解之谓”。毒由邪气所生,邪胜谓之毒。癌毒是一种特殊的毒邪,除峻烈性、顽固性、相兼性等毒邪共有特点外,还具有劫掠精微、耗伤正气、阻滞气机、凶险难愈、传舍为患的特性。“癌毒”之说,早已散见于历代医家论述,宋代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论》中提到:“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里”,指出毒根深藏是癌隐匿、胶着的主要原因。
3.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恶性肿瘤患者血液循环处于“高凝状态”的说法,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积矣”。据此,恩师认为瘀血是恶性肿瘤形成的重要因素,其与癌毒聚结成块并日渐增大而有别于其他毒邪致病。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属阴,赖阳气以运行,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三焦气机升降出入失调,脏腑经络上下表里气机不畅,营卫不和,血行瘀滞,稽留成积;另一方面,癌毒盘踞,阻滞气机,反过来也可导致血液运行不畅而成瘀。此外,癌毒耗伤正气,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血行迟缓,停而为瘀,亦是瘀血形成的原因之一。正如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冲所说:“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