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衡论
中医学基本理论源于《黄帝内经》。该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子百家竞相著书立说,古代哲学已处于发展阶段。哲学中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自然科学如天文学、气象学、历学、数学等也有相当的发展,思维方法中的基本方法如分析、综合、演绎、类比推理等已为各门科学所运用。正因为具备这些条件,医学才有可能产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才有可能概括当时已经积累起来的丰富的经验,奠定其理论基础。医学的发展当然要受哲学的支配和制约,但哲学思想渗透到医学中来,必须通过医学方法本身包括经验总结、理论概括等具体方法才能实现,哲学不能代替自然科学本身。医学的发展过程虽然都贯穿着哲学思想,但在具体做法上仍然要吸取和利用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要在医疗实践中不断运用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结合医学问题进行反复实践推理,只有形成具有医学特点的理论思维方法,才有可能实现从经验到理论的过渡。
从气温的冷热体验气候,从万物的生长验证物候,从临床表现辨析证候,都着眼于外候,这是东方哲学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方法,也是东方文化所具有的特点。《黄帝内经》所谓“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就是这一方法在医学中的具体运用。正由于东方文化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具有以上特点,所以认识疾病,不仅注意人体的内在环境,并注意到人体内外环境(包括人与自然、社会等各个方面)。思考问题,既运用了形式逻辑所提供的已经形成的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等方法,在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还经过严密的由此及彼、去伪存真的逻辑推理,将辩证逻辑渗透于其中。前人把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结合起来运用,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思维方法,这在逻辑上是相当成功的。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不是把本来联系在一起的各个环节隔离开来考察,而是在客观运动各层次上,从不同广度和深度上揭示客观形式彼此间的辩证关系。中医临床对待各种错综复杂的病证,也是从其彼此间的相互联系研究其内在关系及动态变化,故能把认识不断引向深入,从而揭示各种疾病的特殊本质及其演变规律。
中医观察病人都从整体出发,对人体内在环境和内外环境的相互关系极为重视。人体能否适应环境各方面的变化,关键就在于能否保持动态平衡。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人体内在环境和内外环境正常的相互关系遭到破坏,可以从多方面多层次反映出种种平衡失调的现象,因此,恢复人体的平衡是临床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内经》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就是说明保持人体动态平衡的重要性。所谓“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说明诊断和治疗都应从保持人体的动态平衡出发。阴阳学说阐述人体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及保持平衡的关系;五行学说说明人体内在环境(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内外环境(人与自然)的复杂变化关系,揭示人体多方面、多层次的不平衡现象。可见前人从认识疾病到产生理论,不但运用了思维科学中的逻辑方法,也接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哲学指导。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形成的过程中,不仅指导它的理论概括,而且两种哲学思想先后渗透到医学中来,就结合在一起,成为具有医学特点的理论方法,本身就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保持人体的相对平衡,就必须明确人体相互对立的两方面。相互对立的两方面要保持平衡,主必然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由于动态平衡,静是相对的,动是绝对的,在运动过程中,当然会引起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包括从量变到质变的。这些理论,《内经》均有所论述。如“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脏者为阴,腑者为阳”等,都是指人体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相互对立的相互依存关系。“夫物之生从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阴阳者,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阴生阳长,阳杀阴藏”,“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就是说明事物运动变化是永恒的,人也就是在永恒运动的情况下保持平衡的。
为了阐明人体内在环境及内外环境之间的复杂变化关系,《内经》运用五行“五位相合”的类比方法,把“在天、在地、在人”的纷纭万象联系起来,并根据五行的“生克制化”、“乘侮胜复”的理论,推论其间的平衡协调关系。如“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志为怒”,就是指人与自然及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的五位相合。
二、常变论
人体发生病变,在邪正斗争、阴阳消长的过程中,从多方面、多层次反映出种种平衡失调现象,表现为寒热虚实表里脏腑气血等错综复杂的证候。当病变处于静止阶段,证候也可以相对稳定;当病变处于发展变化的情况下,证候也随之变幻不定。每个证候的建立和证与证的界限,都是在疾病处于相对静止阶段,经过反复观察和方证对应才能确定。只有方证确定之后,辨证论治才能作为常规运用。实际上临床所出现的证候,非典型证候多于典型证型。所以,辨证既要掌握常规,又要知所变通,不墨守常规,否则也无法应付临床复杂多变的情况。因之对待各种不平衡现象,要求得平衡,既要掌握固定的辨证形式,又要进行动态观察,才能处理好一些复杂问题,也才有可能达到求衡的目的。
变,包括质变与量变。证候既是处于一定阶段的本质反映,证候的变化,当然存在量变与质变问题,所以求衡不仅要准确地找到其不平衡所在,而且要衡量不平衡双方各个层次的失调程度和比例,才能恰如其份地进行有效的平衡协调。变,既然存在着量变与质变,辨证要知常达变,就必须探讨辨证定量及质量变换关系。众所周知,客观事物变化都存在量变与质变,没有脱离量的质、也没有脱离质的量,质反映量,量的关系也反映质的关系。《伤寒论》为方书之祖,辨证之经典,论中所述各证的某些症状,不但具有量的概念和意义,并显示出证与证的质量变换关系。因此,要探讨辨证如何定量和质量变换关系,从而知常达变,从伤寒的辨证方法中是可以得到启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