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外科学部 > 骨伤二科(脊柱外科) > 健康科普 |
随着全民运动的推广,“燃烧卡路里”已经成为不少人的生活习惯,随之而来的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发病率的升高。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一类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横纹肌细胞受损,而使细胞膜的完整性发生改变,肌细胞内容物释放进入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并可致死的临床综合征。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病理生理目前尚未十分明确。有报告显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发病与细胞产能减少及质膜破裂,导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水平升高有关。
临床上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患者因服用降脂药及过量运动多见,而外伤者少见。
有研究表明,他汀类降脂药可通过降低肌膜胆固醇,消耗异戊间二烯化合物,损伤线粒体功能,抑制泛素或辅酶Q合成,导致基因中某些蛋白突变,最终使细胞能量耗竭、钙稳态破坏而出现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贝特类降脂药作用于线粒体某些环节,而耗竭细胞能量,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及不稳定性,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而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美国FDA也曾发出过辛伐他汀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风险升高的警告。
但就目前而言,降脂类药物在临床上抗动脉粥样硬化有不可替代的效果。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发病率只有大约万分之一。故临床上对于药物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防治做得并不是很深入,更多的是研究如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首先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在首次服用降脂类药物前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后,遵医嘱规律用药。如服用降脂药后出现肌肉持续性肿胀、疼痛、无力、尿液呈“酱油色”,建议停止用药,并尽早到医院就诊。如能在疾病早期诊断,并进行相关的治疗,比如阻止进一步的肌肉损害,纠正低血容量和肾脏缺血,促进肌红蛋白从肾脏排出,进行血透等对症支持治疗。在疾病未发展为肾功能损伤前及时诊治,临床恢复情况还是非常可观的。
除了降脂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过度运动所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在国内外均有相关文献的报告。
而更值得我们提高警惕的是,在服用降脂类药物后进行过度运动,更是横纹肌综合征发病的常见情况。虽然目前暂无相关指南明确在服用降脂类药物后过量运动而对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有诱发效果,但是诸多的临床实例和实验已证明,二者起到了“1+1>2”的作用。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服用降脂药物和运动之间做一个权衡呢?服用降脂药多久之后运动才是安全的呢?对此,在临床上没有绝对的安全。一旦患病,就是百分之百。我们能做到的只是降低风险,比如在药物的半衰期之后进行适量的、适合自己的运动,遵医嘱服药,避免服药、酗酒、过量运动同时出现。
运动跟降脂本该是一个协同的作用。我们应该在健康或者亚健康时通过适合自己的运动来降脂,而不是当我们患病了,在口服药物时再“发愤图强”。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02927号-5 湘公安网备号43010402000231号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58号 24小时急救电话:0731-88866120 传真:0731-88854265 联系邮箱: zyyfy2016@163.com |
公众号预约 支付宝预约 视频号 订阅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