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男性,61岁,湘潭人,门诊病例。12年11月因皮肤巩膜黄染就诊查腹部CT:胰腺及肝内多发占位,未行穿刺活检,外院考虑肿瘤广泛拒绝治疗,该患者常年嗜酒。
初诊(2012年12月18日):就诊时症见: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腹胀,肝病面容,纳呆,大便稀溏,每日3-4次,小便黄,舌红苔白,脉弦。
辨证:肝郁脾虚,湿邪熏蒸肝胆
治法:健脾理气,利湿退黄
主方:肝复方。
处方:明党15g、黄芪30g、白术10g、茯苓10g、灵芝10g、炒栀子6g、炒谷芽15g、炒麦芽15g、枳壳15g、熟大黄3g、虎杖15g、黄连3g、吴茱萸3g、菝葜30g、石见穿30g、蛇舌草30g、甘草5g
二诊(2013年1月27日):皮肤及巩膜黄染较前减轻,肝病面容,腹胀减轻,纳食增加,大便偏稀,每日2次,小便黄,舌红苔白,脉弦。守前方治疗。
三诊(2013年4月2日):皮肤及巩膜无黄染,肝病面容,无腹胀,纳食一般,大便偏稀,每日2次,小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弦。处方:明党15g、黄芪30g、白术10g、茯苓10g、灵芝10g、炒栀子6g、枳壳10g、熟大黄3g、制鳖甲15g、菟丝子10g、女贞子10g、枸杞10g、菝葜30g、石见穿30g、蛇舌草30g、甘草5g。
四诊(2013年6月2日):无明显不适感,肝病面容,大便偏稀,每日2次,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继续上方加减。
之后患者一直服用上方加减的中药汤剂未间断治疗。
末诊(2013年12月10月):患者未诉不适,肝病面容较前好转。该患者已带瘤生存1年余。
按:该患者常年嗜酒过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邪壅阻中焦,加上肝气郁结不能疏泄,日久结而成块,肝内及胰腺可见多发占位,湿邪郁遏,熏蒸肝胆,出现黄疸。健脾化湿可以退黄,通利腑气使湿邪下泄。肝复方以党参、白术、茯苓和陈皮益气健脾利湿,栀子、大黄和虎杖利湿泄热退黄,谷芽、麦芽、陈皮和枳壳疏肝理气通腑,同时谷芽和麦芽能消食和中以助补脾益气药使补而不滞。治法组方非常切中病机,效如桴鼓。三诊时湿邪已除大半,黄疸消退,潘老转而加入补肝肾药菟丝子、女贞子和枸杞子,久病及肾,培补先天之气。此医案中可见潘老在辨治中晚期肝胆肿瘤疾患时注重脾胃,“安谷者昌,绝谷者亡”,时时不忘顾护胃气,把调治脾胃作为肿瘤治疗的第一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