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某某,女,65岁,湖南新宁人。
2012年6月患者因“性交后阴道流血2年”就诊于湘雅附三,检查见宫颈肿物,行病理活检示:(宫颈)中分化鳞癌,局灶呈中-低分化癌改变,盆腔CT示:1.子宫颈占位并侵犯膀胱,符合临床宫颈癌改变(45×29mm),2.右输尿管壁内段受压,致右输尿管积水扩张。TP方案化疗3周期,因化疗疗效不佳,副反应重,后拒绝再次行化疗,于2013年1月10日求吾师中药治疗。
症见:下腹疼痛,尿频,尿急,尿痛,昼夜20余次,尾骶部胀痛,腹部灼热感,寐差,稍烦躁,腰膝酸软,纳差,大便可,近几个月体重下降5公斤左右。舌质红,苔黄腻,脉细弦。
中医辨证:湿热瘀毒证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解毒
方药:黄柏解毒汤加减。黄芪15g、白术10g、黄柏10g、萹蓄10g、金钱草15g,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15g、土茯苓10g、川牛膝10g、莪术15g,八月札10g,延胡索15g,砂仁5g,木香10g,酸枣仁20g。水煎,每日一剂。
二诊:2013年3月6日,患者下腹疼痛、尿频、尿急、尿痛较前好转,腰膝酸软,纳差,舌红,苔黄腻,脉弦细。继续予以前方去酸枣仁,黄柏,加山楂10g,明党参10g,女贞子10g,旱莲草10g。
三诊:患者2013年5月14日宫颈复查盆腔CT:1.子宫颈占位并侵犯膀胱,符合宫颈癌改变(42×26mm)2.右输尿管壁内段受压,致右输尿管积水扩张,大致同前。尿频、尿急、尿痛较前好转,下腹稍疼痛,尾骶部胀痛,腰膝酸软,时有阴道流血,色暗红,量少,寐可,口干,纳可,大便可,舌红,苔薄白,脉弦细。
处方:黄芪15g、白术10g,太子参15g,葛根15g,薏苡仁15g、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15g、土茯苓10g、川牛膝10g,延胡索15g,女贞子10g,枸杞子10g,蒲黄炭10g,三七粉6g(冲服),牡丹皮10g。水煎,每日一剂。
按:本病属中医癥瘕,崩漏、五色带下等范畴,《灵枢.水胀》云“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吾师认为七情所伤,肝郁气滞,五脏气血乘逆,气滞、湿热凝聚是癥瘕的主要病因,正虚冲任失调则是宫颈癌的内在本质。吾师对宫颈癌的治疗,注重补益肝、脾、肾,调理冲任,兼以清热利湿,化瘀解毒,虚实兼顾,攻补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