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某,男,68岁,湖南长沙人。
患者于2011年12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下腹胀痛不适,伴偶发性尿血,经当地医院以抗炎治疗后好转。2012年11月于长沙市一医院CT检查示:前列腺体积增大,大小为5.0*4.3cm,上缘不规则突入膀胱内,考虑前列腺增生,不排除前列腺癌可能,遂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入院后骨扫描疑骨转移,故放弃手术,予以内分泌治疗,一直口服氟他胺治疗,2013年12月复查骨扫描未见明显骨转移征象,遂于12月底在湘雅附二行前列腺癌根治术,过程顺利,术后出现阴囊肿大,伴行走不利,2014年1月15日求吾师中药治疗。
症见:无明显乏力,无明显发热恶寒,盗汗,阴囊处疼痛不适,下腹部胀痛,尿频,夜尿多,5-6次/晚,无尿痛等不适,无口干口苦,纳可,寐一般,大便调。舌暗红,苔少,脉弦。
中医辨证:气阴两虚,湿热毒结。
治法:滋阴益气,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三黄汤加减。黄芩10g,黄柏10g,黄连3g,太子参10g,白术15g,丹皮10g,麦冬10g,大腹皮15g,甘草6g,蛇舌草25g,半枝莲25g,茯苓皮25g,泽泻10g,车前草10g,瞿麦10g,薏苡仁20g。水煎,每日一剂。
二诊:2014年4月10日,阴囊及下腹部胀痛缓解,仍尿频,咳嗽痰少,无明显乏力,无口干口苦,纳可,寐一般,小便灼热,大便调。舌红,苔少,脉弦细。处方:太子参10g,白术15g,茯苓15g,甘草6g,蛇舌草25g,半枝莲20g,瞿麦12g,薏苡仁20g,滑石10g,竹叶10g,车前子10g,栀子10g,桔梗10g,浙贝15g。水煎,每日一剂。
三诊: 2014年8月6日,无尿频尿痛尿血,时有下腹部胀痛不适,无咳嗽咯痰,无明显乏力,无口干口苦,纳可,寐一般,小便稍有灼热感,大便调。舌红,苔少,脉弦细。处方:太子参10g,黄芪25g,麸炒柴胡10g,白芍12g,枳壳10g,灵芝10g,郁金15g,葛根30g,三七超微6g,百合20g,醋延胡索15g,车前草15g,土茯苓20g,夏枯草10g,蛇舌草30g,重楼10g,甘草6g。水煎,每日一剂。
末诊:2014年9月16日,无尿频尿痛尿血,时有下腹部胀痛不适,无咳嗽咯痰,无明显乏力,无口干口苦,纳可,寐一般,小便稍有灼热感,大便调。舌红,苔少,脉弦细。处方:太子参10g,山茱萸15g,法半夏10g,白术12g,山药25g,蛇舌草30g,茯苓15g,郁金15g,重楼10g,黄芪25g,女贞子10g,夏枯草10g,灵芝10g,旱莲草10g,甘草6g,葛根30g,百合,25g。水煎,每日一剂。
按 《活法机要》谓:“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怯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患者年过六旬,正气亏虚,瘀毒内结,瘀阻脉络,故形成前列腺肿块;吾师注重滋阴益气,化瘀解毒,常用山茱萸、灵芝、女贞子、旱莲草滋阴补肾,太子参、黄芪补中益气,山药、白术、葛根、茯苓健脾和胃,蛇舌草、夏枯草、重楼、郁金化瘀解毒、软坚散结,配合甘草调和药性。吾师注重补脾肾,同时化瘀软坚,清热解毒,攻补兼施,故疗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