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诊断:参照卫生部《宫颈癌诊治规范》和《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等,经细胞学或/和组织学检查确认,可诊断为宫颈癌。(详见附件1)
2.临床分期 采用国际抗癌联盟TNM或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2009)(详见附件2)
(二)证候诊断
(1)气滞血瘀证
主证:阴道流血、或血块色暗,少腹积块,胀痛或刺痛,痛引腰下,白带增多,月经失调,心烦郁闷,消瘦,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或黄,脉弦或弦涩。
(2)湿热结毒证
主证:时有阴道流血,带下量多,色黄,或黄赤兼下,或色如米泔,其味腥臭,尿黄便干,腹痛坠胀,口干口苦,舌质暗红或正常,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3)痰湿下注证
主证:时有阴道流血,白带量多,形如痰状,质粘味腥,体重身倦,头晕头重如裹,胸闷腹胀,口中淡腻,或痰多乏力,神疲纳少,舌质淡或正常,苔腻,脉滑或濡缓。
(4)肝肾阴虚证
主证:时有阴道流血,量少,色暗或鲜红,腰骶酸痛,小腹疼痛,头晕耳鸣,目眩口干,手足心热,夜寐不安,易怒形瘦,时有颧红,便干尿黄,舌质红,苔少或花剥苔,脉弦细或细数。
(5)脾肾阳虚证
主证:时有少量阴道流血,色青紫,神疲乏力,腰酸膝冷,纳少,少腹坠胀,白带清稀而多,或有四肢困倦,畏冷,大便先干后溏,舌质淡胖,苔白润,脉沉细或缓。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气滞血瘀证
治法:行气活血,软坚散结。
推荐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当归、赤芍、生地、小茴香、延胡索、蒲黄、五灵脂、香附、郁金、莪术、桃仁、蚤休、牡蛎、全蝎等。
加减:胀痛甚者,加乌药、川楝子、枳壳;神疲乏力者,加黄芪、党参、薏苡仁;带下色黄腥臭者,加败酱草、鱼腥草;低热,口干不欲饮者,加炙鳖甲(先煎)、青蒿。
(2)湿热瘀毒证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化瘀。
推荐方药:五神汤加减。土茯苓、银花、紫花地丁、川牛膝、黄柏、车前子、败酱草、薏苡仁、蒲公英、半枝莲、苍术、苦参、白术、莪术、泽兰、赤芍、白花蛇舌草等。
加减:大便秘结甚者,加大黄、厚朴;头昏、恶心欲呕者,加法夏、姜竹茹;阴道流血,色或鲜或暗者,加三七粉(冲服)、丹皮。
(3)痰湿下注证
治法:健脾化湿,解毒散结。
推荐方药:加味二陈汤。法夏、茯苓、陈皮、苍术、薏苡仁、白术、半枝莲、龙葵、泽泻、厚朴、莪术、虎杖、蚤休、泽兰、桃仁等。
加减:脾虚神疲较甚者,加黄芪、党参或白参;恶心欲呕,腹胀者,加砂仁、生姜、广木香。
(4)肝肾阴虚证
治法:补益肝肾,解毒散结。
推荐方药:二至丸合知柏地黄丸加减。生地、丹皮、知母、山茱萸、黄柏、茯苓、女贞子、旱莲草、淮山、当归、赤芍、莪术、枸杞子、草河车、半枝莲、蚤休、白英等。
加减:少腹疼痛,或如针刺,口干欲频频少饮者,加鳖甲(先煎)、乳香、没药;小便数、疼痛者,加金钱草、瞿麦、萹蓄;胸闷心烦,易怒者,加炒栀仁、郁金、柴胡。
(5)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化湿解毒。
推荐方药:附子理中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陈皮、制附子、炮姜、茯苓、仙灵脾、吴茱萸、莪术、半枝莲、当归、蚤休、薏苡仁、甘草等。
加减:腰膝冷痛甚着,加狗脊、杜仲、鸡血藤;纳差,腹胀者,加神曲、鸡内金、砂仁。
(二)辨病用药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以加用2~4味具有明确抗癌作用的中草药,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山慈菇、夏枯草、蜈蚣、壁虎、全蝎等。
(三)急症和兼证的治疗
(1)阴道出血:宫颈癌进展,可出现局部大出血,表现为阴道大量流血。①属脾虚不固者,用归脾汤合侧柏炭、蒲黄炭、阿胶、参三七、紫草根;②属阴虚火旺者,用杭白芍、黄柏、阿胶、灸龟板、灸鳖甲、生地炭、藕节炭、墨旱莲,另加云南白药0.5g,每日3次,吞服。③或用验方:人参、阿胶、田三七、地榆炭、白芨、仙鹤草,水煎服,每日一剂。
(2)疼痛:多为疾病晚期,癌瘤侵犯、压迫盆腔及周围组织所致,宜调和气血、祛瘀生新、通络止痛。常用的止痛药有:①行气止痛类:广木香、小茴香、元胡、厚朴、枳壳、乌药、川楝子、延胡索、柴胡等。②祛瘀止痛类:五灵脂、蒲黄、赤芍、桃仁、川芎、红花、郁金、乳香、没药、当归尾等。③以毒攻毒、通络止痛类:全蝎、守宫、蜈蚣、蜂房等。可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
(3)小便淋漓:癌瘤压迫或浸润输尿管、膀胱,表现为小便淋漓不畅,或刺痛或涩痛,或夹有血块,常伴有小腹疼痛。①可凉血止血,利水通淋,方用小蓟饮子加减等治疗;②若阴虚火旺者,可加用知母、黄柏、车前草、生地以清热养阴,并加用白茅根、旱莲草、紫珠草、阿胶等养阴止血。
(4)大便困难:为癌瘤浸润盆腔、肠道受压所致。可表现为大便秘结或大便呈粘液血便。症见大便秘结,或里急后重,粘液血便,肛周疼痛,坠胀不适。①以润肠通便,祛瘀解毒法,方用麻子仁丸合下瘀血方加减等;②若阴虚内热明显者,可选加知母、黄柏、玄参、生地、生首乌、牛膝、桃仁、白头翁等。
(四)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
根据病情选择应用桂枝茯苓丸、复方斑蝥胶囊、鸦胆子油软胶囊、西黄丸、金龙胶囊、小金丸、化癥回生片、平消胶囊、消癌平片、金水宝胶囊、百令胶囊、贞芪扶正胶囊等。
(五)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根据病情选择应用榄香烯乳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斑蝥酸钠注射液、艾迪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康艾注射液等。
(六)外治法
(1)药条栓塞:三品一条枪(可自制):《外科正宗》方,由明矾、砒石、雄黄、乳香组成。诸药经适当炮制,制成药条,插入患处。每1~2天1次。主治痔瘘、瘰疠、疔疮等症。适用于宫颈癌硬块。
(2)药粉外敷:推荐用药:黄柏、熊胆粉、五倍子、雄黄、白芨、明矾、三七、冰片、麝香、蜈蚣等,共研细末,制成散剂外用。先将阴道冲洗干净,用带线棉球蘸取药粉,敷于病灶处。每天1~2次。适用于宫颈癌疼痛、带下、出血者。
(3)阴道冲洗或熏蒸、坐浴:推荐用药:黄连、黄芩、黄柏、紫草、枯矾、冰片、青黛、山慈姑、蛇床子、苦参等,水煎,每日1剂,阴道冲洗或熏蒸、坐浴。每天1~2次。适用于宫颈癌带下臭秽者。
(4)放射性直肠炎保留灌肠疗法(中日友好医院肿瘤科提供)
适应症:放射性直肠炎见局部炎症、疼痛、肿胀者。
推荐用药:生大黄20g、黄柏15g、山栀子15g、蒲公英30g、金银花20g、红花15g、苦参20g。
方法:将上方用药物加水800ml,煎至200ml,从肛门插入导尿管约20-30cm深,注药后保留1-2小时。每日1次,30天为一个疗程。局部红肿热痛可用上方适量加水给予坐盆。腹痛、便脓血或便血甚者,易山栀为山栀炭,加罂粟壳15g、五倍子15g收敛止血。高热、腹水者加白花蛇舌草30g、徐长卿30g、芒硝15g。
(七)针灸治疗
常用穴位:气海,子宫,蠡沟,三阴交等。
加减:宫颈疼痛者,加太冲、太溪;带下多者,加丰隆、地机;尿频,尿血者,加中极等。
方法:以平补平泻手法为主,实证者,以泻法为主。每日或隔日针灸一次。疼痛或发烧时,每日可针1-2次。疼痛时可留针20-30分钟,其他症状可留针15-20分钟或不留针,针刺10-12次为一疗程。
(八)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酌情选用适当的诊疗设备治疗以提高疗效,如I125核粒子植入治疗、射频消融治疗、中药血管介入治疗、深部热疗等。
(九)内科基础治疗
主要包括出血、疼痛、感染及发热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参考《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十)护理
包括基础护理,如体位选择、饮食、口腔护理、呼吸道护理等;中医辨证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等。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
观察中医药治疗对宫颈癌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如阴道出血、带下增多、疼痛、纳差、神疲乏力、肛门坠胀、尿频尿急、下肢水肿等中医证候。
评定指标:中医症状根据临床观察分为4级:(0)无症状、(1)轻度、(2)中度、(3)重度(详见附件3)。
评价方法: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情况比较。
显效:症状消失,或症状积分减少≥2/3;
有效:症状减轻,积分减少≥1/3,<2/3;
无效:症状无减轻,或减轻积分减少<1/3。
2、生存质量
观察中医药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治疗前后进行生活质量判定。
评定指标:卡氏评分(详见附件4)。评价方法:治疗前后评分情况比较。
显效: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20分以上;
有效: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10分以上;
稳定: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不足10分或没有变化;
无效:治疗后比治疗前下降10分以上。
3、生存期
无进展生存期(PFS):观察中医药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
4、瘤体评价
观察中医药治疗对患者瘤体的变化情况。评定标准(RECIST评价标准):
完全缓解(CR):全部病灶消失,无新病灶出现,肿瘤标志物降至正常,并至少维持4周。
部分缓解(PR):肿瘤最长径之和缩小≥30%以上,并至少维持4周。
病变进展(PD):肿瘤最长径之和增大≥20%,或出现新病灶。
病变稳定(SD):肿瘤最长径之和缩小未达PR,或增大未达PD。
5、毒副反应
观察中医药的毒副反应。评定标准采用WHO标准分级(度)评价其程度。
(二)评价方法
对照患者入院前后的病情变化情况,及随访情况,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价:
1、中医证候
中医证候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相关中医证候标准进行评价(详见附件3)
2、生存质量
主要采用KPS评分评价(详见附件4)。
3、无进展生存期
记录患者从入组之日至客观的肿瘤进展之间的时间。
4、肿瘤评价
瘤体变化采用国际通用RECIST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详见附件5)。
5、化验指标
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记物等的检测方法参照化验室的相关要求执行。
6、毒副反应
采用WHO标准分级(度)评价其程度。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02927号-5 湘公安网备号43010402000231号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58号 24小时急救电话:0731-88866120 传真:0731-88854265 联系邮箱: zyyfy2016@163.com |
![]() 公众号预约挂号 ![]() 支付宝预约挂号 ![]() 视频号 ![]() 订阅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