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五分册·鼻咽癌》。
1.临床表现:可见鼻塞、涕血、颈部肿块、视力改变、视野改变、眼球活动异常、耳鸣、听力下降。
2.体征:颈部包块、颅神经检查异常、鼻咽部占位。
3.影像学检查:鼻咽部MR检查是鼻咽癌分期的重要依据
4.病理学检查:鼻咽纤维镜活检。
(二)证候诊断
(1)气虚痰瘀:可见疲倦、乏力、颈部肿块、鼻塞、头痛、耳内胀满、耳聋;舌质淡暗或暗红,苔白,脉沉或沉细或涩。
(2)肝肺郁热:鼻塞不通,涕血或鼻衄;或有咳嗽,痰少而粘,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头晕头痛等;舌质红,苔黄,脉弦滑而数。
(3)痰热蕴结:鼻塞,鼻流黄涕可涕中带血,颈淋巴结肿大,口苦,咽干;重者可见口舌歪斜,头痛等;舌质红或暗红,舌黄或黄腻,脉滑或滑数。
(4)气阴两虚:口干咽燥,间有涕血,头昏目眩,耳鸣,气短乏力,舌质红,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脉细或细数。
(5)气血两虚:疲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头晕目眩,鼻干少津,胃纳欠佳,失眠多梦,小便短少,大便秘结;舌淡而干,少苔,脉细或者沉细。
二.中医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 气虚痰瘀:
治法:益气化痰祛瘀。
推荐方药:六君子汤+桃红四物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法半夏,当归,熟地,川芎,白芍,桃仁,红花。
加减:头痛重加全蝎、钩藤通络除风、清热止痛;涕浓稠者加全瓜蒌、桔梗清肺化痰;鼻塞不通加辛夷花、石菖蒲解毒通鼻窍;涕血重加白茅根、旱莲草凉血止血。
2. 肝肺郁热
治法:清肝泻肺。
推荐方药:丹栀逍遥散合泻白散加减。栀子、当归、白芍、地骨皮、黄芩、桑白皮、茯苓、柴胡、白僵蚕、川贝母、白术、甘草、金银花、夏枯草。
加减:口渴者加生石膏,清热生津止渴;头痛重加全蝎、钩藤,通络除风、清热平肝止头痛;涕浓稠者加全栝楼、桔梗,清肺化痰;鼻塞不通加辛夷花、石菖蒲,解毒通鼻窍;涕血重加白茅根、旱莲草,凉血止血。
3.痰热蕴结:
治法:化痰散结,清热解毒。
推荐方药:清金化痰丸加减。黄芩、山栀子、知母、桑白皮、瓜蒌仁、贝母、麦冬、橘红、茯苓、桔梗、甘草。
加减:口舌歪斜、头痛者加全蝎、白附子通经活络,口渴者加生石膏清热生津止渴,鼻塞不通加辛夷花、苍耳子,解毒通鼻窍。
4. 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
推荐方药:生脉散合增液汤加减。太子参 (或西洋参),五味子,麦冬,生地黄,玄参。
加减:兼见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者加女贞子、山茱萸、枸杞子,口干明显者可加沙参、玉竹、天花粉、天冬,疲倦乏力明显者加用黄芪、党参、薏米、黄精,虚热明显者加龟板、鳖甲、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5. 气血两虚证:
治法:补益气血。
推荐方药:八珍汤加减。太子参 (或西洋参),白术,茯苓,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甘草。
加减:倦怠无力加何首乌、黄芪、黄精、党参,面色无华加当归、鸡血藤、 牛膝、熟地、龙眼肉、大枣、山药;失眠健忘者加酸枣仁、柏子仁、阿胶、龙眼肉、桑葚子。纳少食呆加用神曲、谷麦芽、莱菔子、山楂、鸡内金。
(二)辨病用药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以加用具有明确抗癌作用的中草药,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猫爪草、石见穿、蛇莓、茅莓根、八月札、红豆杉、白英、龙葵、土茯苓等。
(三)中成药:
1、根据证型选择使用静脉中成药(可根据各单位用药情况,适当调整适合中成药品种)
(1)艾迪注射液:40~80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日为1疗程。功能清热解毒,消瘀散结。适用于鼻咽癌瘀毒较重者。
(2)康艾注射液:40~6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日为1疗程,连续应用2~4个疗程。功能益气扶正抗癌,适用于鼻咽癌正虚明显,肝区疼痛者。
(3)鸦胆子注射液:20~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日为1疗程,连续应用2~4个疗程。功能清热解毒抑瘤。适用于中晚期鼻咽癌湿热蕴结型。
(4)榄香烯乳注射液:静脉注射:每日1次,400-600mg/次,15天为一疗程。功能活血解毒,散结止痛。适用于鼻咽癌血瘀较重者。
(5)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静滴,日1次,15天为1疗程。功能益气扶正抗癌,适于鼻咽癌各期患者。
(6)生脉注射液,60ml加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日1次,15天为1周期。功能益气养阴,适于鼻咽癌气阴两虚或放疗后患者。
(7)其它适用于鼻咽癌的抗肿瘤中成药。
2、根据证型选择使用口服中成药((可根据各单位用药情况,适当调整适合中成药品种)
根据患者证型情况,可选用以下药物:鼻咽灵片、安康欣胶囊、紫龙金片、 鸦胆子油胶囊等。
(四)特色疗法:
(1)耳穴压豆
方法:使用时将王不留行籽粘贴在小块胶布中央,于化疗前30 min用针灸柄的尾部在耳廓找到下列穴位:胃、膈、贲门、食道、交感、神门。粘在相应耳穴的皮肤上。每穴每次按压3~5 min,两耳交替使用。
适应证:肿瘤化疗引起的恶性呕吐。
治疗效果:可减轻化疗引起的胃肠反应。
(2)沐足沐手方
方法:将熟附子40,桂枝40,川芎40,仙灵脾60,透骨消60;加水2000ml,煎取1500ml,沐手足,每次30分钟。
适应证:化疗后手足综合证:手足末端麻木、青黑、冷痛。
效果:诸药合用可减轻化疗引起的手足反应。
(3)艾箱灸
方法:使用时将艾条点燃后,置于艾灸箱中,放置于下列穴位:关元、气海、神阙、下脘、天枢穴灸30分钟。化疗期间每日使用。
适应症:使用于化疗患者以预防或减轻骨髓抑制。
效果:有较好的健脾温肾功效,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骨髓造血功能,改善放化疗所致骨髓抑制尤其是贫血、白细胞下降诸证。
(4)清热利咽,养阴生津方治疗放射性口咽反应
方法:麦冬10g 胖大海10g 千层纸10g 白茅根10g ,焗服,1剂/日。
适应症:放射性口咽反应,包括口干、咽干、舌燥等
禁忌症:脾胃虚寒、阳虚患者
治疗效果:放疗开始即焗服此方中药,可减轻口干的程度,并减少口腔粘膜损伤的程度及比例。
(5)土黄莲液湿敷治疗皮肤放射反应
方法:适量土黄莲液浸湿纱布,敷于放射野皮肤
适应症:治疗放射性皮肤反应,包括皮肤红肿,色素沉着,水泡形成,皮肤渗液等。
禁忌症:皮肤感染、过敏者,皮肤溃疡者
治疗效果:放疗开始即行土黄连湿敷放射野内皮肤,可延缓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时间,并减轻放射性皮炎的严重程度,减少湿性脱皮的发生率。
(6)中药方剂雾化治疗放射性咽喉反应:
方法:生地30g,金银花15g,玄参20g,麦冬15g,菊花20g,玉竹15g,荷叶30g,浓煎备用,使用时取浓煎中药5ml,2次/日,氧气雾化吸入。每日1-2次,每次20分钟。
适应症:放射性咽喉反应,包括包括口干、咽干、咽痛、舌燥等。
治疗效果:放疗开始即坚持中药雾化喷喉,可有效的减轻放射治疗后的口腔粘膜炎症,并减少口腔粘膜感染的发生率。
(五)护理、健康宣教
(1)预防
1.尽可能避免接触污染较重的外界空气环境。
2.戒烟酒。
3.注意精神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郁、思虑等过度的精神刺激。
4.注意饮食结构,不要偏食,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维生素的食物。少吃或不吃咸鱼,腌肉等。
(2)精神调理:在整个治疗期间或康复期,均应保持良好的情绪,尽量能坦然处之。可参加适量有益的活动,如太极拳,缓步跑,八段锦等健身运动,这样才能帮助病情的恢复和减少复发。
(3)饮食调理
日常饮食要定时、定量,少量多餐,多吃富含维生素A、C、E的食品,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坚持低脂肪、高蛋白质易消化食物,如瘦肉、鸡蛋及酸奶、鲜果汁、鲜蔬菜等。避免过食辛辣炙热之品,节制烟酒,忌食有毒、发霉变质食物。放疗期间饮食宜滋阴降火之品,如莲子百合汤、绿豆海带汤、冰糖沌雪耳、西瓜、梨汁、藕汁等清凉饮料。另可选用的食物有灵芝、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猫爪草等,但应根据个体的差异和病情不同而取舍,注意辨证施食,才能起到食疗的作用,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
观察中医药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如鼻塞、涕血、耳鸣、视力、头痛、头晕、局部肿物等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
评定指标:中医症状根据临床观察分为4级:(0)无症状、(1)轻度、(2)中度、(3)重度,治疗情况根据根据症状出现的情况记录。
评价方法: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情况比较(疗前/疗后)
显效:症状消失,或症状积分减少≥2/3
有效:症状减轻,积分减少≥1/3,≤2/3
无效:症状无减轻或减轻<1/3
2.生存质量
观察中医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治疗前后行生活质量判定。
评定指标:卡氏(KPS)评分。
评价方法:治疗前后症评分情况比较
显效: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20分以上;
有效: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10分以上:
稳定: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不足10分或没有变化;
无效:治疗后比治疗前下降
3.客观疗效
观察中医药治疗对患者的瘤体变化。
评定标准:
CR完全缓解:所有目标病灶消失,至少维持4周。
PR部分缓解: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减少30%,至少维持4周。
PD病变进展: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
SD病变稳定(stable disease):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有减少但未达PR或有增加但未达PD。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02927号-5 湘公安网备号43010402000231号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58号 24小时急救电话:0731-88866120 传真:0731-88854265 联系邮箱: zyyfy2016@163.com |
![]() 公众号预约挂号 ![]() 支付宝预约挂号 ![]() 视频号 ![]() 订阅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