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才培养
中医师承
潘敏求工作室
工作室简介
名老中医个人简介
工作室概况
工作室团队
荣誉展示
工作室动态
科学研究
学术思想
临床研究
科研成果
薪火传承
传承谱系
传承弟子
弟子研究及感悟
传承之路
专著与论文
学术讲座
视频专栏
医案荟萃
特色经验方
养生保健
大师风采
媒体报道
个人剪影
生活逸事
原发性肝癌中医诊疗方案
来源:撰稿  作者:肿瘤科
时间:2017年09月01日 21:33  浏览:

原发性肝癌是指发生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癌变。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肝癌具有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进展快、侵袭性强、预后差、死亡率高等特点,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本病相当于中医病名国家标准的肝癌,亦属于肝积、癥瘕、积聚、鼓胀、黄疸、痞气、癖黄等病症范畴。

一、临床诊断与分期

1. 临床诊断  本病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中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

2. 临床分期  参照2001年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2001年9月广州会议”所制定的标准。

  • 中医治疗方案

(一)治疗原则:应遵循“早期治疗”、“分期治疗”、“综合治疗”三个原则。

早期(Ia期~IIa期):争取手术切除,术后予以中医药治疗。因故不能切除者,则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放射(包括伽玛刀、核粒子植入等)、经皮无水乙醇注射、射频消融、微波、超声聚能刀、冷冻疗法等治疗手段联合中医药治疗的综合治疗。由于肝癌术后复发率较高,因此在术后应积极予以中医药抗复发和转移治疗。

中期(IIb期~IIIa期):手术切除或上述非手术的局部治疗联合中医药治疗等综合治疗。争取二期手术切除。

晚期(IIIb期):以中医药治疗及生物靶向治疗为主,配合最佳支持治疗。

(一)辨证分型论治

在辨病的基础上施行辨证论治,适应于各期患者。

1.肝瘀脾虚证  为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证。

主症:肝区胀痛或刺痛,腹胀纳减,舌淡或紫或有瘀斑瘀点。

次症:面色晦暗,少气懒言,嗳气,恶心,进行性消瘦,乏力或肢楚足肿,大便溏泄,脉弦或涩。

治法: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

方药:肝复方加减:黄芪20g  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10g  香附10g  柴胡10g  陈皮10g  桃仁10g  莪术10g  鳖甲(先煎)10g  牡蛎(先煎) 30g  蚤休15g  半枝莲30g  白花蛇舌草30g  甘草5g   水煎服。

加减:纳呆者,加内金5g、山楂10g、炒谷芽15g、麦芽15 g;便秘者,加大黄5g、厚朴10g、枳实10g;便稀者,加吴茱萸5g、黄连5g、炒扁豆30g;腹大胀满、尿少者加枳壳10g、大腹皮15g、桑白皮15g;疼痛甚者,加延胡索10g、川楝子10g、郁金10g、苏木10g;恶心欲呕者,加法半夏10g、竹茹10g、砂仁5g;肾虚者,加枸杞10g、女贞子10g、菟丝子10g。

2.脾虚湿困证

主症:腹大胀满,神疲乏力,身重纳呆,肢楚足肿,尿少。

次症:口粘不欲饮,时觉恶心;大便溏稀;舌淡,舌边有齿痕,苔厚腻;脉细弦或滑或濡。

治法:脾健理气,化瘀软坚,利湿解毒。

方药:四君子汤合五皮饮加减: 黄芪30g  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皮30g  香附10g  枳壳 10g  陈皮15g 大腹皮15g  冬瓜皮30g  龙葵30g  桃仁10g  莪术10g 鳖甲(先煎)10g  半枝莲30g  白花蛇舌草30g  赤芍30g  甘草5g   水煎服。

加减:恶心欲呕者,加法半夏10g、竹茹10g、砂仁10g;腹泻较重者,加炮姜5g、苍术10g、炒扁豆30g;身目发黄者,加茵陈15g、栀仁10g、赤芍30g;腹水较重者,加泽兰15g、猪苓30g、车前子(布包)20g。

3.湿热毒结证

主症:肝区胀痛灼热,纳呆,脘闷,便结或粘滞不爽,苔黄腻。

次症:发热,黄疸,口苦口干,心烦易怒,尿黄,舌红,脉数或滑。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解毒。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茵陈15g  栀子10g  大黄10g  赤芍30g  炮山甲(先煎)10g  猪苓15g  茯苓10g  薏苡仁15g  大腹皮15g   厚朴10g  陈皮15g  龙葵30g  半枝莲30g  白花蛇舌草30g  甘草5g;水煎服。

加减:大便干结者,加厚朴10g、枳实10g或玄明粉10g;腹胀甚者, 改茯苓为茯苓皮15g、枳壳10g、泽兰15g;热盛者加柴胡10g、黄芩15g,生石膏(先煎)30g。

4.肝肾阴虚证

主症:肝区灼痛,腰膝酸软,持续低热或手足心热,舌红少苔或剥苔或光苔。

次症:心烦,头晕失眠,低热盗汗,口渴或渴不欲饮,脉细或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解毒化瘀。

方药:一贯煎加减:生地20g  沙参15g  当归10g  枸杞子15g  女贞子20g  菟丝子10g  川楝子10g  黄芪30g  党参10g  白术30g  茯苓10g    赤芍15g  鳖甲(先煎)10g  半枝莲30g  白花蛇舌草30g  甘草5g;水煎服。

加减:低热、口干咽燥者,加青蒿15g、银柴胡10g、天冬12g;齿龈及鼻出血者,加仙鹤草30g  白茅根30g;呕血、便血者,加云南白药(冲服)0.5g、生大黄粉(冲服)3g。

(二)辨病用药

1.常用中成药(包括院内制剂)

(1)肝复乐片:功效为健脾理气、清热解毒、化瘀软坚;适合肝瘀脾虚证患者;用法:6~8片/次,口服,3次/日。

(2)肝喜片(院内制剂):功效为健脾理气、清热解毒、化瘀软坚;适合肝瘀脾虚证患者;用法:8~10片/次,口服,3次/日。

(3)肝喜合剂(院内制剂):功效为健脾理气、清热利湿、化瘀软坚;适合肝瘀脾虚兼水湿内停证患者;30~50毫升/次,口服,3次/日。

(4)复方斑蝥胶囊:益气养阴、化瘀解毒;用法:每次2片,口服,一日3次。

(5)鸦胆子油软胶囊:软坚散结、抗癌;用法:每次4粒,口服,一日3次。

(6)鸦胆子油口服乳:软坚散结、抗癌;用法:每次20ml,口服,一日3次。

(7)西黄胶囊:解毒散结,消肿止痛;用法:每次4-8粒,口服,一日2次。

(8)八宝丹胶囊:清利湿热,活血解毒,去黄止痛;用法:每次2粒,口服,一日3次。

(9)化癥回生口服液:消癥化瘀;用法:每次10ml,口服,一日2次。

2.常用中药注射剂

(1)华蟾素注射液:功效为清热解毒、软坚散结,适合肝瘀脾虚证患者;用法:10~15ml/次,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连用3周、休息1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

(2)复方苦参注射液:功效为清热解毒,适合湿热结毒证患者;用法:10~20ml加入2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日。以总量200ml为一个疗程,可连续使用2~4个疗程。

(3)康艾注射液:功效为益气养阴,适合肝肾阴虚证患者;用法:40~50ml/次,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500ml稀释,静脉滴注,1~2次/日,30天为一疗程。

(4)艾迪注射液:功效为清热解毒,消瘀散结;适于阴虚内热、瘀毒内结证;用法:一次50~10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5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一日一次,14~21天为一疗程。

(5)消癌平注射液:功效为清热解毒,化痰软坚;适于痰热毒结证;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滴注,一次20~100ml,一日一次,14天为一疗程。

(6)榄香烯注射液:功效为抗癌;用法:一次400-600mg(4-6)支,5%葡萄糖注射液400-500ml稀释,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4~21天为一疗程。

(三)中药介入治疗   主要适应于II期和部分III期患者。

1.适应证: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门脉主干无癌栓、无严重肝硬化及肝功能失代偿、黄疸、腹水者。

2.常用灌注药物及栓塞剂:鸦胆子油乳、榄香烯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碘油、明胶海绵等。

(四)手术、介入、放疗后治疗

1.手术后治疗(术后一个月)

治法:气血双补,兼以健脾和胃、化瘀解毒。

方用药:八珍汤加减: 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10g 当归10g 田三七 6g 白芍10g 熟地10g 法夏10g 厚朴10g 砂仁 5g 半枝莲30 白花蛇舌草30g 鸡血藤30g 甘草5g。

加减:虚烦失眠者,加酸枣仁12g、远志6g;胁肋疼痛者,加延胡索10g、川楝子10g;腹胀纳差者,加炒谷芽15g、炒麦芽15g 、炒枳壳10g。

2.介入后治疗(介入术后15天)

治法:补益肝肾,理气和胃,化瘀解毒。

方药: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柴胡10g 明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10g 甘草5g  法夏10g 白芍10g 陈皮10g 连翘10g 苏梗10g。水煎服。

加减:恶心呕吐者,加姜竹茹10g;神疲乏力者去党参,加人参(蒸兑)10g;尿赤者,加茵陈20g、栀子10g;肝区疼痛者,加延胡索10g、田三七3g。

3.放疗、热疗后治疗

治法:养阴和胃、疏肝理气、清热解毒。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10g,麦冬10g,淮山15g,竹茹10g,法夏10g,砂仁10g,枳壳10g,陈皮10g,太子参15g,黄芪30g,茯苓1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甘草5g。水煎服。

加减:肝区疼痛者,加延胡索10g,川楝子10g;呕血或便血者,加地榆炭12g,黄连5g,仙鹤草30g,田三七粉(冲服)3g;口干舌燥明显者,加麦冬10g,石斛10g;黄疸明显、尿赤者,加茵陈20g,栀子10g,金钱草15g。

(五)肝癌晚期并发鼓胀、黄疸的中医药特色治疗

肝癌晚期并发顽固性腹水、黄疸征等肝功能衰竭表现,中医归属于“鼓胀”、“黄疸”等病范畴,目前治疗颇为棘手,尚无有效手段和药物可以延缓该病理进程。我科多年来开展了此阶段证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病位在肝、脾、肾,基本病机为肝病及脾,日久脾胃受损,气滞、血瘀、水湿内停;大多数可辨为“脾虚湿困证夹瘀或夹湿热”之证候表现,以健脾理气、利水渗湿为基本治法,或加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补益肝肾等法。

  • 特色中药辨证汤药治疗  

    以四君子汤合五皮饮加减(黄芪30g  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皮30g  香附10g  枳壳 10g  陈皮15g 大腹皮15g  冬瓜皮30g  龙葵30g  桃仁10g  莪术10g 鳖甲(先煎)10g  半枝莲30g  白花蛇舌草30g  赤芍30g  甘草5g  水煎服。加减:恶心欲呕者,加法半夏10g、竹茹10g、砂仁10g;腹泻较重者,加炮姜5g、苍术10g、炒扁豆30g;身目发黄者,加茵陈15g、栀仁10g、赤芍30g;腹水较重者,加泽兰15g、猪苓30g、车前子(布包)20g。

  • 特色中成药治疗  

    肝喜合剂(院内制剂):功效为健脾理气、清热利湿、化瘀软坚;适合肝瘀脾虚兼水湿内停证患者;30~50毫升/次,口服,3次/日。

  • 中药外治法  

    甘遂敷脐方:甘遂1.5g,麝香0.5g,研末,调敷贴脐窝,每日1次;具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作用,适用于肝癌并发腹水者。

  • 特色中药热灌注疗法  

    经B超定位后常规操作下腹腔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在3~5天内持续、缓慢、间歇地排尽腹水。经导管灌注45℃生理盐水,每次1500~2000mL,保留20分钟,再次放尽腹腔灌洗液,如此反复3次行腹腔腔内热灌注,于最后1次排净灌洗液,经导管注入45℃生理盐水100ml+地塞米松15mg +鸦胆子油乳60ml(或榄香烯注射液0.4~0.6g)后拔管。注药后嘱病人在2h内变换体位,以利于药物与腹膜均匀接触。每周1次,两次为一疗程,共1个疗程。出现毒副反应行常规止呕、对症支持治疗。

    (六)外治方法

  • 三王止痛膏(由大黄、马钱子、全蝎、蟾酥、蚤休、山慈菇、姜黄、麝香等20余味中药,组成外敷膏药),贴敷在肝区或疼痛部位或穴位, 24~28小时更换1次,7日为一疗程。适用于肝癌疼痛。

  • 针灸治疗  取穴:肝俞、足三里为主穴,配以阳陵泉、期门、章门、三阴交,每日针刺1~2次,10日为1个疗程。适用于肝癌的辅助治疗。

  • 穴位敷贴  穴位:①主穴:章门、期门、肝俞、内关、公孙。②配穴:疼痛者配外关、足三里、阳陵泉;腹水配气海、三阴交、水道、阴陵泉;上消化道出血配尺泽、内关、膈俞、曲泽、合谷。每次取穴4~6个,马钱子泡软敷贴。每日一次,诸穴交替使用,2~3周为一疗程。适用于肝癌。

    (七)中医情志疏导疗法

    针对伴有情志障碍的肝癌患者,施以多种中医情志疏导疗法,包括单个患者“话疗”开导、“静志安神法”、“怡悦开怀法”、“以疑释疑法”、“转移注意法”、 “导引行气法”以及“以情胜情法”等类似个别心理治疗法、集体互助情志疏导疗法以及五行音乐疏导疗法。

     (八)专科特色中医治疗设备治疗

  • 肝病治疗仪治疗:通过超低频电脉冲技术刺激人体有效穴位,达到治疗肝癌、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肝病,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保护肝功能,成为非药物治疗肝病有效方法之一。适用于肝癌患者,取相应穴位,每次治疗30分钟,每日1次,两周为一疗程。

  • 体外高频肿瘤热疗机治疗:通过高频电磁场在人体内产生“内生热”原理,有效杀伤癌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组织,与中医中药联合使用,可达到增加疗效的作用。适用于实体瘤患者、合并癌痛患者,取相应部位,每次治疗60分钟,每周1次,四周为一疗程,可连用2个疗程。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02927号-5   湘公安网备号43010402000231号
医院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路58号  24小时急救电话:0731-88866120
传真:0731-88854265  联系邮箱: zyyfy2016@163.com

公众号预约挂号

支付宝预约挂号

视频号

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