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年1月12日16:00
地点:肿瘤一科医师办公室
主持人:潘敏求主任医师
参加人员:潘敏求主任医师、潘博副主任医师、蒋益兰主任医师、蔡美主任医师、杜小艳主任医师、曾普华副主任医师、曹文、傅剑锋、李琳霈、宁鹤丽、程晓燕主治医师、唐蔚住院医师。
病例报告人:傅剑锋主治医师
刘某某,男,70岁,常德县人。
患者从2009年6月起反复胸部疼痛,偶尔牵引双肩背部胀痛不适,进食及吞咽无梗塞感。经当地医院胸片、食道镜检查未发现胸部及食道胃肠等病变,仅作对症治疗,病情无缓解并逐渐加重,至2010年3月开始发热,体温有时达39度而住某医院查因,胸骨骨活检病理:多发性骨髓瘤。在该院作六个周期化疗及对症治疗,胸骨疼痛基本消失。骨髓象:浆细胞<8%,血红蛋白8.0g/L。CT:双肺条索状影未见转移病变,肝、脾、胰、肾均未发现主质病变,腹腔、腹膜后淋巴结不肿大,因患者化疗后体质虚弱,于2010年10月18日要求吾师中药治疗。
症见:贫血面容,面色胱白,精神疲乏,恶心呕吐,纳食减少,腹部微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中医辨证:气血双亏,脾肾阳虚。
治则:益气养血,补肾生髓。
方药:脾肾方加减。白参10g,黄芪15g,丹参10g,白术10g,茯苓10g,陈皮10g,香附10g,法半夏10g,砂仁10g,当归10g,熟地10g,黄精10g,枸杞子10g,女贞子10g,仙灵脾10g,菟丝子10g,鸡内金10g,麦芽10g,甘草5g。水煎,每日一剂。
二诊:2010年12月20日,服上方40余剂精神转佳,食纳增进,时感胸部胀闷不适,偶有失眠,舌红,苔薄白,脉细弱无力。上方加鸡血藤15g、红花6g、莪术10g、酸枣仁15g、灵芝10g。
三诊:2011年5月16日,服上方60余剂,精神转佳,食纳增加,睡眠有改善,续以脾肾方加减。嘱定期复查血常规、骨髓象等各项检查。
四诊:2011年8月25日,复查CT:双肺条索状影未见转移病变,肝、脾、胰、肾均未发现主质病变,腹腔、腹膜后淋巴结不肿大。心、肝、肾功能检查基本正常,白细胞正常范围,血红蛋白10.0g/L,骨髓:浆细胞<6%,续方治疗。
五诊:2012年1月8日,无骨痛不适,纳食精神均可,上方去砂仁、法半夏,加淫羊藿10g,固脂10g,白花蛇舌草15g,重楼15g。水煎,每日一剂,进行巩固治疗。
傅剑锋主治医师: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或称骨髓瘤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相当于中医学的“骨痹”、“骨疽”、“骨蚀”等范畴。
潘博副主任医师:《灵枢·长刺节论》曰:“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正,名曰骨痹。”《灵枢·刺节真邪篇》曰:“邪中于外,必寒,气蓄于内,必热,寒邪深入与热相搏,久留不去,必有内著……其最深者,内伤于骨是为骨蚀,谓侵蚀于骨也。”主要病因病机为脏腑虚弱,寒热毒邪侵袭,留驻于骨节,损伤筋络,吞蚀骨髓,导致气滞血瘀、脉络阻塞、骨骼筋脉失于濡养而产生。
潘老:本病属于本虚标实证,主要以气血双虚、脾肾阳虚为本。毒犯骨髓导致气滞血瘀、痰阻、血热、毒邪积聚等实证为标。治疗以化学治疗为主,辅以中药减轻化疗毒副反应和康复治疗,一旦病情演变不能耐受化疗,单纯中医治疗以补虚治本为主,大致治则为:补肾健脾、养血填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温阳散寒达扶正驱邪目的。本患者经化疗6周期,由于化疗毒副反应,导致脾肾阳虚,气血双亏而见贫血面容、面色胱白、纳食减少、恶心呕吐、精神疲乏、腹部微胀、脉细弱无力。取经验方脾肾方加减治疗,方中白参、黄芪大补元气。配伍当归、熟地、黄精,甘温味厚,质地柔润,滋阴养血,气血双补。白术、茯苓、陈皮、砂仁、法半夏健脾补气,温胃止呕,鸡内金、麦芽化滞行积,开胃进食,逐步减轻化疗造成消化道之毒副反应。枸杞子、女贞子甘寒补肝肾之阴而不滋腻,仙灵脾、菟丝子辛温善补命门之火,壮肾中元阳,肾之元阴元阳充足,化生肾精,滋生精髓,充填骨髓,精血旺盛,心有所主,神有所养,患者日趋康复。化疗所造成之骨髓抑制逐渐解除。血红蛋白升至10.0g/L,骨髓浆细胞复查<6%,已恢复正常。后续治疗:在前方补气益血、补肾填精基础上加莪术、桃仁、红花、重楼、鸡血藤。取其莪术、桃仁、红花破气行血,消瘀止痛,舒筋活血,去瘀生新。结合具有抗癌活性之白花蛇舌草、重楼、鸡血藤清热解毒散结,直达病区,抑制肿瘤,进行巩固治疗延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