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某,女,1岁半。2012年2月23日下午初诊。患儿系双胎,出生体重不足2公斤,平素动则汗出。1月前受寒后突起高热,体温达40℃,呕吐2次,非喷射性。住入某医院输液3天(药物不详)后出现惊厥,经抢救抽止神清,入ICU治疗数天,体温降至38.5℃左右,痰培养提示细菌感染,输注头孢类多日乏效,热势渐张,每于子夜发热,中午热退。已辗转3家医院无好转。发病以来不用退热药则不出汗,体重下降1.5公斤,皮肤干燥脱屑,精神疲惫,纳呆,粥、奶都食入甚少,眠可,不烦,不渴,小便时黄时清,大便素干结,昨起方能两日一行,不干不稀。面淡红,唇红干,指纹紫红沉隐,手指掌面色白。舌红苔白厚腻,脉细略数。当日凌晨1时30分体温40.7℃。CT示肺部片状阴影。辨为:外感寒湿,郁里化热,热极动风。治拟:益气解表,温化湿邪,息风止痉。方选参苏饮、三仁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
白参6g 苏叶3g 白蔻仁3g 薏苡仁10g 杏仁5g 藿香5g 羚羊角片1.5克(另煎2小时)、钩藤5g 蝉蜕(去头足)3个,柴胡5g 砂仁3g 鸡内金3g。3剂。
23日晚9时服中药,晚11时发热渐起,最高40.4度,至24日凌晨3时热即退,发热时间明显缩短。24日上午做支气管镜检查,怀疑EB病毒感染,样本送检中。嘱于余下2剂中加入青蒿5g 鳖甲10g 秦艽5g 地骨皮10g。
27日上午10时诊见:体温正常已两日夜。患儿仍困倦思睡,纳少,每日饮牛奶4次,每次约90毫升,他食俱拒。有时烦躁,不欲饮水,家属强行灌饮少量。大便2日1次,不干不稀,小便黄。舌苔白,脉细不数。热退正虚,治拟健脾祛湿,清热养阴。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味:
白参5g 炒白术5g 茯苓5g 甘草3g 淮山6g 炒扁豆4g 莲米5g 薏米6g 桔梗1g 砂仁1g 炒鸡内金3g 去头足虫衣3个、地骨皮5g 金钗石斛3g。5剂。前方所余羚羊角片继续反复煎煮,每日喂服。
3月4日诊见:热退,仍纳差思睡,口不渴饮,舌苔白,脉细。脾虚有湿,仍以上方加减,调理旬日康复。随访至今无反复。
按:患儿高热夜甚,无汗,不渴,纳少,困倦思睡,苔白厚腻,证属湿温。患儿感寒发病,当发表散寒,其热自退;不发汗,反连日输液,以致湿遏热伏。《伤寒论·太阳篇》云:“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宋本141条),此即人为的“湿遏热伏”。西医曾用发汗药,但汗出太速则风去湿不去。
本例为笔者朋友之女,由笔者处方,刘光宪研究员指导修改后交付患者家属。初诊拟方六君子汤加减:白参5g 白术5g 茯苓5g 炙甘草3g 法半夏3g 陈皮5g 苏叶6g 蝉蜕3个、杏仁5g 藿香3g 薄荷5g 柴胡6g 沙参6g 砂仁2g 鸡内金3g。
刘师认为:发热已半月,正气已虚,即《内经》所谓“壮火食气”,需用人参鼓舞正气,以助驱邪之力。但六君子汤更宜热退善后,而善后之疗效又不及参苓白术散;患儿高热,纳呆,不渴,舌苔白厚腻,当从湿温论治,宜加三仁汤,与方中苏叶、虫衣、藿香、柴胡合用,清宣温化。此外,患儿曾热甚动风,诊前体温还升至40.7℃,宜酌加羚羊角、钩藤。患儿夜热早凉,其状如疟,且发热已久,皮肤干燥脱屑,故在患儿服药1剂后,又指导笔者在首诊方的第二、三剂中加入养阴透热之青蒿鳖甲汤。热退以参苓白术散善后。参苓白术散亦治小儿脾疳(形容憔悴,精神萎靡,不思饮食等)。笔者处方桔梗用3g,刘师改为1g,谓本品升散,患儿曾有呕吐,不可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