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元宵节,病房里来了两个特殊的病人,1个是50岁的向娭毑,一个是48岁的刘**。向娭毑是去年9月份在我院做过手术的,当时因腰腿痛、麻木、不能下床行走10多天来我院就诊,查X片示L4椎体滑脱等以“椎体滑脱”等收入院治疗,经手术后临床症状痊愈,今天是来复诊的,和他同行的是老乡,已经因椎体滑脱引起腰腿痛在家躺了1个多月,春节都没过好,今天也是慕名随她前来就诊的。
什么是腰椎滑脱呢?
腰椎滑脱是指腰椎椎体间部分或全部错位的一种疾患,临床上一般称之为滑椎,一般是上位椎体向前滑脱。腰椎滑脱的发病率在欧洲为3~7%,一般认为,对有腰痛的患者的常规X摄片检查发现在成人中约5%患有腰椎滑脱的倾向。
腰椎滑脱最多见的原因是随年龄增加而发生的退行性的腰椎滑脱,又称假性滑脱;其次为由于运动损伤、先天或不明原因造成腰椎峡部崩裂而导致的腰椎滑脱,又称真性滑脱。
退行性腰椎滑脱是由于长时间的持续的腰椎不稳定,使相应的小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椎间盘退变,使得椎骨之间的连接变得松弛不稳定,而逐渐发生腰椎滑脱。此种疾患因峡部保持完整性,故又称假性滑脱。多见于50岁以后,女性多于男性,多发生于腰4椎体向前滑脱,其次是腰5椎体向前滑脱。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程度一般比较轻,多为2度以内滑脱。
由于腰椎峡部崩裂所引起的腰椎滑脱称为腰椎真性滑脱,峡部崩裂的原因目前还不太清楚,可能与腰椎发育时峡部狭长薄弱有关,在此基础上,峡部易于发生疲劳骨折而断裂,之后骨折不愈合,就形成了峡部崩裂;也可能是由于在青少年时期腰椎的外伤引起的;还有部分经常做腰部后伸动作的青少年运动员也易于出现腰椎峡部裂,其原因可能与峡部在腰椎后伸时反复受到损伤性刺激有关。峡部崩裂在早期也可以并不出现腰椎滑脱,但峡部崩裂多年后,由于腰椎的稳定结构遭到破坏,可以逐渐出现腰椎滑脱,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腰椎滑脱的程度可以很严重。腰椎峡部裂引起的腰椎真性滑脱好发于腰4~5椎体间以及腰5~骶1椎体之间, 最常见于成人,儿童少见。
椎体滑脱后,脊柱的受力平衡被打破,形成不稳,会产生慢性的腰痛,甚至因错位而形成椎管狭窄,刺激或压迫神经产生症状。当发现腰部不适时,应当前往医院就诊,一般的辅助检查不很昂贵,普通的X线平片或者的腰椎的双斜位像就可以明确诊断。但是,当病情复杂如合并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或排除腰椎病变时,应该进一步拍腰椎过伸过屈片以观察滑脱椎体的稳定性,另外还需做CT、核磁共振等检查以了解神经根受压情况。
大多数腰椎滑脱是没有症状的,常在体检拍片时无意发现。也有部分病人因腰痛就诊时拍摄X线片时发现有腰椎滑脱,但部分腰椎滑脱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逐渐出现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的症状。并不是每一个腰椎滑脱和峡部崩裂的患者都需要治疗。在X片证实有腰椎滑脱的患者仅有30%会出现症状,对于没有症状偶然发现的峡部崩裂性腰椎滑脱和退变性腰椎滑脱,无需治疗,只须积极加强腰背肌练习,增强腰椎稳定性,减少或避免弯腰负重的重体力劳动,以防止滑脱进一步加重,防止由此而出现的腰痛以及双下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腰椎退变老化的加快,以后可以出现腰椎椎管狭窄,压迫腰神经根,从而出现双下肢放射性的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者病人无法行走。退行性腰椎滑脱是腰椎管狭窄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是一种进行性病变,一般不会自行稳定,多数病人保守治疗无效,需要手术才能有效地缓解上述症状。
目前骨科医生多数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植骨融合以达到腰椎的长期的稳定性,增强脊柱植骨融合率。经大量临床病例证实,这些手术效果比较理想,病人满意度高,已成为成熟的标准术式。本科对上述手术方法应用娴熟, 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愈合快,患者可尽快回复正常活动,欢迎有相关病情、病史的患者前来咨询就诊。
向娭毑的片子: